为了以更好的状态迎接“本科教育教学评估”以及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,优化教学效果,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与专业成长,近期,在学院教务科的统筹安排下,公共数学教研室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磨课活动。本次活动共分配四位教师参与,分别是邓勇老师、徐斌老师、耿容老师与李俞娴老师,四位教师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磨课环节,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。

各位教师依据课程计划有序开展随堂磨课。其中,李俞娴老师于 2025年9月22日第1节课率先开启磨课,围绕高等数学课程中“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”一节展开教学,通过清晰的逻辑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分析,帮助学生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核心概念与间断点的分类判断方法;邓勇老师紧随其后,于2025年9月26日第5节课带来线性代数课程“行列式按行按列展开”的教学,结合实例详细演示了行列式展开的计算步骤,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简化行列式计算的技巧;徐斌老师则在2025年9月29日第3节课,以实变函数课程“可数集”为教学内容,从集合的基本概念入手,逐步深入讲解可数集的定义、性质及判定方法,助力学生构建实变函数的知识框架;耿容老师于2025年10月9日第1节课完成运筹学课程“单纯形法”的磨课教学,通过拆解单纯形法的解题流程,结合实际优化问题案例,让学生理解该方法在解决线性规划问题中的应用原理。
磨课结束后,四位教师齐聚公共数学教研室,围绕本次磨课活动展开了深入的反馈与交流研讨。研讨过程中,大家结合各自的观摩感受,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借鉴方向。话题聚焦于课程思政的设计,探讨如何将数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、严谨精神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,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;在教学互动方式的探索上,教师们交流了如何通过提问设计、小组讨论、课堂练习等形式,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,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;针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大家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的联系,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;同时,还就 “前沿” 知识的融入展开讨论,思考如何将数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应用案例适度引入课堂,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;此外,课程时长的把控也是本次研讨的重点内容,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情况,分析了在教学环节分配时间时存在的问题,并提出了优化时间管理的具体建议。

通过本次磨课活动,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。不仅对所授课程的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,在教学环节的设计、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课堂节奏的把控等方面也积累了更多经验,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。教师们一致希望未来能经常举办类似的磨课交流活动,为大家搭建更多相互学习、相互切磋的平台,在交流研讨中共同进步,不断提升公共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,切实将教学工作落到实处,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。
数学与统计学院 公共数学教研室
2025年10月11日